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三年級下冊第二十八課棗核筆記知識點
主要內容:本文講述了一個只有棗核大小的小孩——棗核用自己的聰明才智,幫助村民搶回牲口、勇敢地同縣官斗爭的故事,贊揚了他勤勞、聰明、勇敢的美好品質,諷刺了官府的無能和殘暴。段落大綱:全文共13個自然段,可以分為三部分。第一部分(1—3):寫夫妻倆生了一個棗核那么大的孩子,他很勤勞而且有本領。第二部分(4—7):寫棗核發揮聰明才智,成功將村民的牛和驢從衙門牽了回來。第三部分(8—13):寫衙門捉了“棗核”,經過一番智斗,“棗核”最后大搖大擺地走了。詞句賞析:1.古時候,在山腳下的一個村莊里有一戶人家。 開門見山,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。2.沒想到說了這個話不久,果然生了一個棗核那么大的孩子。夫妻倆歡喜得很,給孩子起了個名叫“棗核”。 這句話介紹了棗核名字的來歷?!肮弧北硎九c料想的一樣,“歡喜得很”寫出了夫妻倆高興的樣子。盡管孩子只有棗核那么大,但是他們有孩子的愿望滿足了,所以同樣“歡喜得很”。3.一年又一年,棗核一點兒也不見長……別看我人小,一樣能做事情?!? “不見長”寫出了棗核的身體狀況——一直只有棗核大小,這也是父母擔心的原因。棗核的話是一個過渡句,表現了棗核的自信,同時引出下文。4.他能扶犁,能趕驢,柴比別人打得多……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。這兩句話寫出了棗核的勤快和學到很多本領,為下文故事的展開作鋪墊。5.棗核不光勤快,也很聰明。這句話是個過渡句,前半句“棗核不光勤快”是對上文的總結;下半句“還很聰明”是對下文的概括。所以這句話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,在全文中至關重要。6.牽走了牛、驢,大伙愁得很。棗核說:“大家都不用愁……你們就等著看?!贝蠹矣X得棗核那么小,面對強大的縣官和衙役們,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。從棗核的話可以看出他很勇敢,不畏強權,“不爭辯”寫出了棗核早有辦法,表現了棗核的聰明。7.鬧騰了一陣,衙役們什么也沒搜著,剛剛躺下……趕著牲口回到了村子。 “一陣”“又”“剛剛”“還是”寫出了棗核不斷地騷擾衙役,一刻也不讓他們休息。衙役的話體現了他們的不耐煩和困乏,這也是棗核想到達到的效果。8.衙役們拿出鐵鏈來綁棗核,噗的一聲……衙役們急得不知怎么辦才好……運用對比的手法,反襯了棗核的神奇,增添了故事的諷刺效果。9.縣官直喊:“快打!快打!”衙役一棍子打下去……棗核大搖大擺地走了。 運用對比的手法,惡有惡報,而棗核呢,神氣十足地走了。課文重難點探究:1.棗核為什么反復在驢耳朵里吆喝?棗核反復在驢耳朵里吆喝,不斷地折騰衙役,是讓衙役困乏和大意,這樣,呀真的遷走牲口時,也就不會遇到麻煩了,體現了棗核的聰明機智。2.棗核是一個怎樣的孩子?棗核不僅勤快、聰明、動作靈敏而且敢作敢當,是個機智勇敢的好孩子。Copyright 2015-2022 魔方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:京ICP備2022018928號-48 聯系郵箱:315 54 11 85 @ qq.com